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

来源:团结网

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

——记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的第22期无党派人士理论研究班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科研、教育、文艺、医药、企业等领域的领军人物……近日,59位无党派人士走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加了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的第22期无党派人士理论研究班。

10天学习培训下来,这群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学员们加深了对中共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解和认同,清晰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增强了为祖国为社会作贡献的愿望与决心,更在彼此短暂的交集时光中结下深厚的同窗情谊。

开拓视野增共识

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到系统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一带一路”倡议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中国传统文化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据了解,课程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为学员们提供了精神大餐,内容丰富、满满当当。

如此设计,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欢迎,大家纷纷结合自身工作,表达了思考与收获。

学员李涵,是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他对我国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深表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知识分子是主体,知识分子创新水平决定发展的质量和成败。我们要有这样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参与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来。”

在谈到知识分子发挥表率作用方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学员席振峰感言,要充分利用教师对社会大众尤其对青年一代的影响,在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作用。

第一次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的学员、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杜建强坦言,来了之后发现这里的学习和想象很不一样:“老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很高,不说教,针对大家的问题都能正面回答。在研究政党制度时,能够吸收借鉴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开放包容。”

“从学员的出勤率就能看出,大家都愿意来听课,拓展视野,让我们有所收获和感悟。”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学员张斌说。

家国情怀勇担当

“一天我在填表时政治面貌那一栏不再写‘群众’,而是‘无党派人士’时,其实很想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身为高级会计师的学员何永梅在小组讨论上的发言,引发了学员的大讨论。

中国知识分子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钱钟书、杨绛、程思远、巴金、袁隆平……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个响亮的无党派人士名字背后,充满着知识分子对国家建设的满腔热情与责任担当。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与多肽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学员阎锡蕴评价自己从前“学历很高,但政治觉悟不高”。她喜欢搞研究,不喜欢被约束,但这次很渴望这个学习机会,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更宏观、更全局的视角,更好地服务于祖国大业。

学员宫鹏,现在的身份是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本已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科学、政策和管理系的终身教授,2014年选择全职回国任教。他认为:“即使没有参政议政经验,也要为国家的发展建言。”

几天的学习思考下来,学员们逐渐清晰了自己的身份定位,认识到除了在自己专长领域里有所建树外,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满怀一腔报国之情,愿为祖国发展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想方设法谏诤言

学习期间,有一位特殊的学员兼教员——曾经的中央社院无党派人士研究班学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此次培训期间,甄贞为学员们现身说法,分享了自己参政议政的经验。

她说:“有时我们建言献策是担风险的,但很多事,顶着压力也还是要说,因为如果不说,对国家对人民造成的危害可能更大,也就辜负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期待。”拳拳之心,溢于言表。交流中,学员们对如何更好地建言献策纷纷发言。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上官新晨,同时兼任省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他介绍,江西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分组每年进行大调研,定期汇报调研进展并最终形成调研成果报告,在地方两会上作大会发言。“我们提出的很多建议意见都被省委省政府采纳。”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学员文继荣说,理论知识重要,实践重要,全局观更重要。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学员周玉梅分管单位的科研和财务工作,此前对国家科研经费曾有“管得过死”的印象。后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与财政部座谈时,她了解到政策制定初衷和使用者的需求是一致的,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出了偏差。于是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最终被财政部采纳。

“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了解中央决策的初衷,同时开展扎实的调研,就更能结合自身实际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周玉梅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