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如何再造中国与世界(下)——再造世界

来源:中央社院微信公众号

“一带一路”的更大意义是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文明秩序版图,开创新型全球化——全球化3.0时代,推动改革传统全球化,朝向开放、均衡、包容、普惠方向发展。

“一带一路”的更大意义是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文明秩序版图。

1、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复兴

“一带一路”,全称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21世纪”。“一带一路”首先是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其核心词是互联互通——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鲜明体现21世纪的特色。

第二个讲“带”,是经济走廊与经济发展带,是中国改革开放模式经验的体现。

第三个讲“路”。中国人有句话:要致富先修路,要快速修高速。在中国,“路”还不是一般的路,是道路,“路”只是实现“道”的一种方式。今天的“道”就是命运共同体。因此,“一带一路”不是一条,而是很多很多条,大家都有份,因为它是开放的、包容的。

“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的说法都是舶来品。通过说文解字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只是借助了“丝绸之路”这个想象,推进对外合作的倡议,不是简单地复兴古丝绸之路,而是激活共同的历史记忆,复兴它的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进行全球产业链布局。

从人类文明史看,“一带一路”肩负推动人类文明大回归的历史使命。

首先是推动欧亚大陆回归人类文明中心。古代丝绸之路被“奥斯曼之墙”切断后,欧洲走向海洋,以殖民化方式开启全球化,东方文明走向封闭保守,进入所谓的近代西方中心世界。

直至美国崛起,西方中心从欧洲转到美国,欧洲衰落,历经欧洲一体化而无法从根本上挽回颓势。

如今,欧洲迎来了重返世界中心地位的历史性机遇,这就是欧亚大陆的复兴。作为“世界岛”的欧亚大陆一体化建设将产生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一书所说的,让美国回归“孤岛”的战略效应和让亚欧大陆重回人类文明中心的地缘效应,重塑全球地缘政治及全球化版图。

其次是改变边缘型国家崛起的近代化逻辑。近代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相继从海洋崛起,并通过地理大发现与海上殖民确立世界霸权,直至二战后的美国。

然而,这些国家皆非处于人类文明中心地带的文明古国,而是作为世界岛的欧亚大陆的边缘国家或海洋国家,故称霸周期无一例外没有超过130年。“一带一路”推动大河文明和古老文明复兴,正在改变近代边缘型国家崛起的历史,纠偏海洋主宰大陆、边缘主宰核心的局面。

“一带一路”不仅超越海洋型全球化,而且超越古丝绸之路本身。古代丝绸之路从东方到西方,中亚只是过道、洼地,并没有实现共同富裕。“一带一路”就是要消除这种贫富的差距,真正让沿线国家命运铆在一块,寓命于运,寓运于命,形成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将人类四大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串在一起,推动内陆文明、大河文明的复兴,推动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推动新兴国家持续成功崛起。一句话,“一带一路”以文明复兴的逻辑超越了现代化的竞争逻辑,为21世纪国际政治定调,为中国梦正名。

2、经营欧亚大舞台、世界大格局

空间上,“一带一路”到底包括哪些国家,如何布局?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包括65个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人口占63%,也就是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国家。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以前改革开放盯住发达国家,现在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还有人把“一带一路”说成对外撒钱,等同于对外援助,这实在是误解。

这些国家虽然不够富裕,但发展潜力非常大,他们对中国的需求与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对发达国家的需求一样,他们要资金、技术,我们要市场。所以若要将“一带一路”落到实处,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普通民众,都需要进行观念和思想的转变。

第一,要转变发展观。改革开放主要向西方开放,尤其向美国开放,但这个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金融危机以后,西方消费者手头紧,购买不了那么多“Made in China”,中国的产能过剩,产品卖不出去,证明只盯着发达国家的市场是不够的。

经济学家提出,除了跟发达国家这个环流以外,能不能跟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建立一个新的产业链环流,形成“双环流”,对冲发达市场的风险,这就是“一带一路”最初思想的原型。(刘伟、郭濂主编:《一带一路:全球价值双环流下的区域互惠共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页。)

第二,要转变时空观。“一带一路”提出来以后超越了历史上“以空间换取时间”的大战略——在天下观里,空间不是很重要,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今天我们的时间和空间要同时突破,要陆海兼顾、东西呼应。

近代李鸿章、左宗棠争论海防还是塞防重要,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说明两者都很重要,所以要从大的时空观理解“一带一路”。

第三,要转变世界观。以前美国人说“世界是平的”,其实“世界是通的”。冷战结束以后,美国西方所追求的全球主义包括在政治上推行普世价值和西方民主政治,在经济上推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试图让全球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按照西方模式实现标准化。

美国耗费了大量实力并未实现全球西方化的目标,而经济全球化让财富和权力更快地集中到顶层资本所有者手里,同时也掏空了工业基础,扩大了贫富差距。

事实是西方的上层操弄了全球化,而社会的底层民众却把目标对准了全球化和中国这样一些全球化中的成功者,试图彻底打击和抛弃全球化。全球化开始走向碎片化。“一带一路”的提出,就是要以互联互通这一新的“合”,引领全球化朝向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方向发展。

在欧亚大陆时代:马/骆驼+帆船是人类主要交通工具(17世纪前);海权时代(18世纪):蒸汽机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后来进入铁路时代(19世纪)、飞机时代(20世纪),火车、汽车、飞机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如今,人类迈入陆海联通、万物互联时代:高铁成为21世纪代表性交通工具。中国已经在引领人类新型的工业化、城镇化,实现世界的互联互通,这就是“一带一路”思想的精髓。

现在一般说,“一带一路”空间重点布局总体上分为陆上三条线、海上两条,共五个方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第一个方向中亚经俄罗斯到波罗的海,第二个通过西亚经波斯湾到地中海,第三个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到印度洋;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通常说的“一带一路”包括65个国家,是这五个方向的沿线国家。另外还有相关国家,比如美国。项目建设在沿线国家,但是项目本身需要全球融资、全球市场的支持,美元、美国公司、美国人的大量参与,还离不开美国主导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因此美国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远期可考虑北极、南美方向,目前的空间布局是产业链的自然延伸,将来还会进一步拓展。

从空间角度来讲,“一带一路”很大程度上帮助那些内陆国家寻找出海口,实现陆海联通,比如欧洲有“三河”(易北河、多瑙河、奥得河)通“三海”(波罗的海、亚得里亚海、黑海)的千年梦想。“一带一路”激活了这一梦想,通过中欧互联互通平台、中欧陆海快线、三海港区项目,助推欧洲互联互通。

另外一个是实现规模效应,近代欧洲越分越小,“一带一路”提出以后,能够把小国连通在一起,建立大市场,尤其把内陆和海洋连在一起,实现陆海联通。这是“一带一路”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一带一路”提出以后,推动中国重新建构世界经济地理版图,很多人把它称为“第二次地理大发现”。世界上71%面积被海水覆盖,其中70%,也就是地球的近一半(49%)是国际海域、公海。人类合作具有巨大空间。这是“一带一路”倡导开放、包容、创新原则的现实基础。

美国“领导”世界,建立在欧洲殖民世界建立的欧洲中心论基础上,并将欧洲中心论变成西方中心论,将美国中心论隐藏其中。中国“领导”世界,站在哪个巨人的肩膀上?还是欧洲,欧亚大陆的欧洲(美国是站在大西洋的欧洲肩膀上),方式就是“一带一路”:经营欧亚大舞台,世界大棋局。

自古以来,欧亚大陆是世界政治的中心舞台;欧亚大陆命运折射了人类命运。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因此称欧亚大陆为“世界岛”: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引言,第15页。)

麦金德称,“由哥伦布一代的伟大航海家们开始的变革,赋予基督教世界以最广大的除飞翔以外的活动能力。……主要的政治效果是把欧洲和亚洲的关系颠倒过来。”([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64-65页。)

的确,在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的中心是欧亚大陆,即从西班牙海岸延伸到中国海岸的一整块大陆,当时的主要商道就是丝绸之路。而欧洲特别是英国显然处于世界的边缘地带。

自从丝绸之路断了以后,很多国家都想恢复。恢复丝绸之路是百年梦想,因为欧亚大陆内陆国家物流成本非常高,根本竞争不过海上,而产业链都是沿海布局,内陆地区就落后了。不打通丝绸之路,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就难以消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先后提出了东西文明对话、欧亚大陆桥的概念。第一个欧亚大陆桥是从海参崴到鹿特丹,第二个是连云港到鹿特丹,第三个从昆明到鹿特丹。这些理想因为“一带一路”而全部实现,而且是超越实现,今天欧亚大陆开通35对欧亚快线。其他国家也有一些复兴丝绸之路的想法,包括日本、美国等。中国最晚提出丝绸之路复兴计划,但却是最成功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一百年前,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德国人李希霍芬的学生瑞典人赫定就预测到中国要复兴丝绸之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条交通干线(丝绸之路)是穿越整个旧世界的最长的路。从文化-历史的观点看,这是联结地球上存在过的各民族和各大陆的最重要的纽带。……中国政府如能使丝绸之路重新复苏,并使用现代交通手段,必将对人类有所贡献,同时也为自己树起一座丰碑。” ([瑞典]斯文·赫定:《丝绸之路》,冮红、李佩娟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06、210页。)

3、超越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缔造地缘文明秩序

“一带一路”倡议可谓“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国际经济体系已经全球化,而世界政治结构还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这是全球治理的软肋。

基辛格博士在《世界秩序》一书中写道:“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美]基辛格:《世界秩序》,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序。)“一带一路”能否成功,就看它能否解决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一带一路”就是在解决中国问题的同时解决世界问题,在解决世界问题时解决中国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实现了国际政治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到地缘文明的跨越。

超越地缘政治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传统地缘政治的牺牲品、文明与版块断裂带,如今成了欧亚互联互通的香饽饽:

中东欧国家本为欧洲的边缘地带,如今成为欧亚连接处;塞尔维亚本是大国角逐的弃儿,如今成为中欧陆海快线的节点、“16+1”合作非欧盟成员国的领头羊和基础设施欧方协调国;波兰从俄德对峙的牺牲品到成为“16+1”合作的领头羊、中国进入欧洲的门户,告别了非欧元区国家的尴尬而在中东欧国家中率先加入亚投行;乌兹别克斯坦从传统内陆国变成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节点国……原因都是一样的,因为有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些国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超越地缘经济

地理环境不仅规划了政治版图,也促进了经济合作。然而,地理因素、区域经济是地缘经济的主要表征,跨国公司是地缘经济中最活跃的要素。

“一带一路”通过陆海联通、经济走廊,政企统筹,其空间重点走向可以用“六廊六路”、 “多国多港” 来概括。“六廊”就是六大经济走廊;“六路”就是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路、信息路;“多国”就是培育若干支点国家;“多港”就是建设若干支点港口。

塑造地缘文明

“一带一路”建设强调市场化运作,但也体现正确的义利观,强调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统一。

沙特麦加轻轨铁路被誉为穆斯林“朝觐之路”,就超越了经济-政治考量,缩短的不是空间距离,更是心理距离。

该轻轨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用于缓解每年数百万穆斯林在朝觐期间的交通压力,在伊斯兰教第一圣城——麦加投资兴建的铁路,全长18.25公里,是沙特第一条轻轨铁路。2009年2月10日中沙两国签订合同,2010年9月23日全线铺通,2010年11月14日开通运营。中国-尼泊尔-印度经济-文化走廊,打造佛教朝觐之路,是“一带一路”倡导地缘文明的又一例证。

在此基础上,“一带一路”从三个方面创新了文明的逻辑:

一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交流的前提是平等。近代以来,西方以先进文明自居,凭借工业文明优势通过坚船利炮打开各国大门进而殖民世界,摧毁了各种古老文明,打乱了其他文明发展进程,造成巨大的文明隔阂和灾难。21世纪的今天必须开创有别于近代的合作模式。

不同于近代以来西方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以国际掠夺、竞争为常态而以合作、妥协为非常态,也不同于战后西方对外援助等各种名目的国际合作模式,“一带一路”依靠中国与沿线国家已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把中国现在的产能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经验和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将中国机遇变成世界机遇,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序。)

二是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互鉴的前提是尊重。尊重文明差异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就是尊重发展模式多样性,鼓励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建立文明伙伴关系,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习近平主席2013年10月在印尼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时就特别强调建立“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其后,在多个国际场合他都明确表示,“一带一路”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朋友圈,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

三是以文明进步超越文明优越感

进步的前提是学习。“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学习其他文明,学习时代新知识,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否则就会故步自封,在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中被时代淘汰。

当今世界,新产业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蓄势待发,国与国争夺的焦点在于创新,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来源和缩小南北国家差距的重要手段。中国逐渐成为创新领先者,所提出的“一带一路”着眼于21世纪的全球化,推动人类文明创新和各种文明的共同进步。

4、开创、包容性全球化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一带一路”,就是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实现包容性全球化。

自从古丝绸之路中断后,欧洲人走向海洋,通过地理大发现殖民世界,开启所谓的全球化。然而,这是真正的全球化吗?打开“夜晚的世界”卫星图可以发现,只有那些生活在日本、北美和欧洲发达国家沿海地区灯火辉煌,证明实现了现代化,而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卫星上看不到灯光,依然生活在“贫困的黑暗”之中,所以“一带一路”就是要让所有人在晚上都有电,见到光,这才能搞工业化。

按照世界银行数据,当今世界产出的八成来自于沿海地区的一百公里地带,因为地球71%面积被海洋覆盖,90%贸易通过海洋进行。

这种西方中心的海洋型“全球化”其实是“部分全球化”(partial globalization),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互联互通,帮助内陆地区寻找海洋,帮助南方国家实现工业化,助推人类文明的共同复兴,打造更包容的全球化(inclusive globalization)。(王义桅:《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一章。)

如果我们把作为古代东西方贸易与文明交流之路的丝绸之路称之为全球化1.0时代:其单元是文明,载体是欧亚大陆,动力是贸易-文化,遵循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近代西方开创的全球化称之为全球化2.0时代:以民族国家为单元,通过海洋实现全球贸易-投资扩张,确立西方中心世界。

那么,“一带一路”是21世纪的跨洲际合作倡议,不只是打通历史上中断的丝绸之路,而是借助丝绸之路的历史概念,开创新型全球化——全球化3.0时代:秉承“万物互联”(ANT all things connected),运用3D打印机、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推动E-WTO进程,开发和应用包容性技术——改变传统技术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状态,创新和实施包容性制度安排——推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更加公正、合理、包容,开创包容性全球化——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千年梦想。

因此,“一带一路”旨在圆梦欧亚大陆互联互通的百年憧憬,携手开创全球化3.0版(参见图表)。

“一带一路”着眼于欧亚地区的互联互通,着眼于陆海联通,是对传统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扬弃。美战略家Parag Khana 在Connetography一书中提出,传统全球化——关税减让,最多能推动世界经济增长5%,而新型全球化——互联互通,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10%-15%。([美]帕拉格·康纳:《超级版图》,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

因此,“一带一路”给全球化提供更强劲动力,并推动改革传统全球化,朝向开放、均衡、包容、普惠方向发展。彭博社预测,到2050年,一带一路会新增30亿中产阶级。未来十年,新增2.5万亿美元贸易。(《习近平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http:politics.people.com.cn,2015年3月29日。)

“一带一路”是一种包容型的全球化。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同时,“一带一路”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让老百姓在其中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老百姓版本的全球化,是“南方国家”的全球化,这与跨国公司或少数利益集团把世界变成投资场所的全球化有本质的不同。

出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作者简介: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编辑:曾昭贵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系独家原创,媒介转载须注明来自“中央社院(zhongyangsheyuan)”,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