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传递的治世智慧

来源:人民网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通称。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学习国学经典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学经典中的治世经验与智慧,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进行创造性转化。

一是富民教民,制民恒产

孔子以“庶、富、教”为治国方略,强调养民、富民,富而后教。孟子仁政学说的目的是为民,其最基本的要求则是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安顿他们的生命与生活。孟子的民本思想以解决民生为急务,即所谓“民事不可缓也”。仁政的基础首先是解决百姓的生活,孟子明确提出“恒产恒心”、“制民之产”说,主张政府一定要为民制产。这是为了解决黎民百姓基本生产与生活资料的保障问题,此为养民安民的基础。仁政首先要解决民生问题,在养民、富民、安顿百姓的生命与生活的基础上,还须施以教化,如此方能调治民心,和谐人伦关系,安定社会秩序。

二是礼乐刑政的相互配置

古代礼乐刑政的配置,礼乐是文化,有价值。“礼”是带有宗教性、道德性的生活秩序、规范。在“礼”这种伦理秩序中,包含了人道精神、道德价值。荀子推崇“礼”为“道德之极”、“治辨之极”、“人道之极”,因为“礼”的目的是使贵者受敬,老者受孝,长者受悌,幼者得到慈爱,贱者得到恩惠。礼制秩序中含有敬、让、孝、悌、慈、惠诸德,以及弱者、弱小势力的保护问题。礼的功用首在治理人情,以“节民性”与“兴民德”,对于人的人格成长与治理国政十分重要。

“礼”与“乐”有不同的侧重,“礼”主别异,“乐”主合同,“礼”调整身形,“乐”陶冶心灵,礼自外作,乐由中出。《乐记》说“乐者为同”,“乐者异文合爱者也”,《儒行》所说“歌乐者仁之和也”,即是说仁者必和,“和”中含有“仁”的意味。仁者的精神状态,即是“乐合同”的境界。礼乐文化不仅促进社会秩序化而且有“谐万民”的目的,即促进社会的和谐化并提升百姓的文明水准。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协和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动力。孔子对礼乐的继承、传授,大有益于他身后两千五百多年世道人心的维系和民族的大融合、文化的大融合。

就现代生活而言,在外在强制的法律与内在自觉的道德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即包含社会礼俗在内的成文与不成文的规范,这就是“礼”。古今社会规范的差异不可以道里计,但提高国民的文明程度,协调群体、社区的关系,促成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不能没有新时代的礼仪文化制度、规矩及与之相关的价值指导。我国历来是礼仪之邦,今天我们仍然面临提高国民的文明程度的任务。在这一方面,礼学有深厚的资源。当然,治理社会,礼乐要与刑法、政令相配合。

三是扩大社会空间,提倡社会自治

古代村社组织有十、百家,或称邑、里,或称“社”与“村社”。管理公务的领袖,是由选举产生的三老、啬夫等。公共生活在庠、序、校中进行,庠、序、校是议政、集会与活动的场所,以后变成古代的学校。祭社和祭蜡是最热闹的群众性活动。吕大钧、吕大临兄弟建立的“乡约”、范仲淹首创的“义庄”,同是地方性的制度,也同具有以“礼”化“俗”的功能。这些制度都符合“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荀子·儒效》)的观念。

传统中国是儒家式的社会,是小政府、大社会的典型。传统中国的社会管道、中间组织很多,例如以宗族、家族、乡约、义庄、帮会、行会(到近代转化为商、农、工会)等为载体,以民间礼仪、节日与婚丧祭祀活动,村社活动,学校、书院讲学活动,士农工商的交往等为契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社会自治、地方自治的。传统中国绝非由政府包打天下,而主要靠血缘性的自然团体及其扩大化的社会各团体来治理社会,这些团体自身就是民间力量,它们也保护了民间社会与民间力量,以及包含家庭在内的私人空间。

四是重视道德教化与民间信仰的培植

儒家强调教化,这并非说教,儒家在人文教化过程中重启发与实践。传统社会里士绅阶层、宗族祠堂在民间教化中起着重大作用,其中包含着儒释道三教与其它民间文化与宗教,乃至民间信仰的作用。传统社会中的民间信仰非常丰富,大多是良性的、正面的。

民间组织与民间自治,士人积极参与及儒学传统所倡导的公共性与公共品德,是现代社会人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性政治的基本内容。公民道德的重建离不开儒家文化的土壤,儒家有人禽之辨、公私义利之辨、君子小人之辨、天理与人欲之辨等内容,并以此美政美俗,这对今天重建官德、整饬吏治腐败有借鉴意义。

(作者为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