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昭: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结合

来源:中华文化学院

观点摘要:在共产党执政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为了更好地治国理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寻两者结合的切入点,要重点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别和矛盾,即外国与中国、现代与传统、下层与上层、革命与执政之间的关系。要根据治国理政的需要,从微观、中观到宏观探寻内在的机理和具体的机制,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

一、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治国理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结合中国国情。中国国情不仅是现实的国情,也有历史的国情。具有深远影响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国情的重要方面。传统就是经受历史考验、有生命力、有公众所接受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扎下中国的根基,迸发时代活力。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结合,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需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从来就不是为结合而结合,不是进行纯理论推导,更不是书斋中的文字游戏,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在不同的阶段,为了不同的目的,两者结合的内容和方式等都有所不同。在革命时期为了推翻旧政权,这种结合主要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反抗的要素。在当今共产党执政时期,这种结合是为了更好地治国理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结合中的四对关系

从治国理政出发,当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处理好关系,找到结合的切入点。

1、外国与中国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理论,不仅在地理上是西方的,而且从文化源头也是古希腊以降的西方传统。如果更具体一点,这个西方指西欧、尤其是英法德。马克思出生于临近法国的普鲁士边陲城市特里尔,长期工作和生活在英国,用德语、英语、法语写作。作为马克思主义三大主要来源的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中外思想之间的张力。对外来思想的态度,无非是接受或拒斥,进一步说就是接受到什么程度、拒斥到什么程度。近代以来,中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反复而又没有共识的争论。其中最基础的是体用之争,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在意识形态本质上,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毫无疑义,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本体。

但是在形式上,在“用”的层面,恰恰是马克思主义要走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中国化,面对中国现实,扎根中国历史,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在这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要走向中国传统文化,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向中国化转变。历史上,佛教也是外来文化,是在中国化后才深深扎下了根。

2、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当然是传统的。这个传统的时间点在哪里?如果以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儒学而言,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独尊儒术是汉武时期,这些距离今天都是千年以上了。这是源,后面还有很多流,有很多解释和发挥。如果以广义的传统文化,那么儒道释以及其他思想流派更多,时间跨度更大。对于当今而言,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思想,都可以广义地归入中国传统文化之列。

相对而言,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的。在时间上,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这个时间也不短了,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相比,还是很晚、很现代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诞生的时间上不一样,而且立足的社会形态不一样。孔子儒学是春秋时代的产物,长期作为中国封建制度主流思想。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是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不同时代思想的结合。是传统向现代看齐,还是现代向传统看齐,抑是两者都向当代看齐?从总趋势上,当然是以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改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里面的转化和发展,说到底就是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还要看到,经典马克思主义本身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时代化。

3、下层与上层的关系

每个时代的主流意识都是统治阶级意识。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和发展于封建时代,核心的无疑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思想,具体而言就是封建阶级思想。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很复杂,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派别,百家争鸣、儒释道等反应的社会侧面和层面有所不同。还有一些代表社会下层的思想,但这些不是主流。正统主流的是为历代为统治者所倡导和遵从的儒家思想。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不是抽象的一般真理,而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是无产阶级解放理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不是为了成为特权阶级,而是要消灭阶级,实现彻底的社会平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上层阶级的思想与下层阶级思想的结合?如何实现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的结合?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彻底的社会平等,执政后不搞封建等级那一套。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执政地位,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思想,也成为了社会的“上层”。在治国理政中,要注意吸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社会管理的思想,实现社会关系上的和谐、社会思想上的包容。

4、革命与执政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文化,强调阶级斗争夺取政权,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巩固政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比较成熟。相对而言,如何在和平时期长期执政还要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实践中,苏联的剧变,中国的曲折,都有深刻的经验教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执政文化,强调等级、秩序、和谐等。历代统治者之所以尊儒,也是看重了传统文化的这个功能。中国历史上讲究逆取顺守,造反的时候讲一套,执政的时候又讲一套。坐稳江山的历朝历代,最终都走上了尊孔遵儒的道路,这是值得深思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执政与在野、保守与批判、向后与向前、静止与运动之间的矛盾。既要用马克思主义克服传统文化的保守、向后的一面,又要注意吸纳历史上治国理政的有益经验,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政思想。

三、如何深度结合还须探索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要不要结合、能不能结合,这不是问题。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已经加以证明。问题在于如何结合,结合的方式、结合的程度等等。

结合一词很微妙。如果两者完全相同,就用不着结合。如果两者完全不同,则根本结合不了。结合在于寻找两者的贯通和互补之处。以上的外国与中国、现代与传统、下层与上层、革命与执政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差别、重要矛盾。两者的结合就是根据治国理政的需要,从微观、中观到宏观探寻内在的机理和具体的机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板块式拼接,不是积木式地叠加,不是物理式混合,而是化学式反应,生物式融合。各个具体方面如何结合,还要进一步探索。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的中国化,还是任重道远过程。

(陶文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