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中华文化学院和厦门大学共同主办的“两岸暨港澳学者面对面”学术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主题为“循中华文化根脉,探‘一国两制’通途”。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张天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华出席活动并致辞。
张天昱表示,本次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深入探讨“一国两制”文化文明的原创性、价值理念的引领性以及治理实践的拓展性。他强调,要聚焦“一国两制”的世界意义,特别是其在文化文明层面对全球文明的贡献;要深化对“一国两制”道理学理哲理的研究阐释,切实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和知识体系,着力在讲深、讲透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上下功夫;要深入挖掘“一国两制”治理实践的拓展性内容,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澳门故事,从文化传承发展中汲取智慧,为强国建设、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注入文明力量。
王华表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蕴含“和而不同”的思想精髓,高度契合“一国两制”所体现的包容差异、求同存异理念。以文化共识为基础,促使两岸共同探索符合民众利益、兼顾社会福祉的制度设计,将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迈向深入。
台湾孙文南院院长汪明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学习研究委员会副主任郑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键,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教授叶桂平,北京联合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席教授郝雨凡,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湖南方实验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总监陈永明等8位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
与会专家就“一国两制”文化文明的原创性、价值理念的引领性,以及治理实践的拓展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拥有包容并蓄的生命力与坚实的认同根基。“一国两制”的制度创新,不仅突破“零和博弈”思维,还拓展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文明维度,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在当下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以文化认同为根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强化制度优势阐释,更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携手探寻文化根脉与制度创新的深层关联,对于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本次活动系“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在今年的第一场活动。自2023年3月份启动以来,在中华文化学院与厦门大学的共同协作下,“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学术活动已成功举办了16场,受到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学界及港澳台同胞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