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非遗守正创新”研修培训班在山西中华文化学院举办

光明日报

11月15日,为期一周的“山西非遗守正创新”研修培训班在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中华文化学院)落下帷幕。来自山西近六十位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及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者共同学习了相关课程。

本次培训由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中华文化学院)主办,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中国民间文学大系· 传说·山西卷》编委会协办。课程构建了“理论授课+研讨交流+考察调研+展演宣介”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不仅为传承人搭建了宝贵的学习、交流与展示平台,更依托山西中华文化学院的科研优势,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内容涵盖非遗理论、政策法规、创新方法及传播技巧等多个维度。

为促进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研培班组织学员围绕“山西非遗传承面临的挑战与创新方向”展开热烈研讨,并前往太行山革命老区黎城县革命教育基地黄崖洞兵工厂、红色传统村落霞庄村进行了现场教学,参观了国家级项目黎侯虎非遗基地,聆听1998年制作黎侯虎荣登国家邮票的省级传承人高秋英讲述黎候虎制作技艺,从红色文化与乡土情怀中汲取滋养。

据介绍,作为本次培训的教学实践亮点,“守正创新传文脉 匠心筑梦谱新篇”主题展演分为“展”与“演”两大板块。展览集中呈现二十余项山西特色非遗代表性项目,演出则涵盖14个山西非遗门类,节目在保留传统内核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实现了传统与创新的有机融合,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珏、张楠)